原创: 看懂君 看懂经济

2019年11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进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强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领域纠纷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金融制度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来源:金融街15号)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
肖飒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看懂App评论作家
金融纠纷多样,一般来说该类纠纷具有涉案金额大、人员多、案件审理周期长等特点,金融纠纷不能妥当处置的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并传导金融风险。
对此,通过会议推动并落实《关于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具有积极意义。多元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我认为其主多元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我认为其主要意义在于要意义在于:
1.发挥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司法资源的过负荷运转。经金融纠纷调解组织调解员主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经调解员和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签字盖章后,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效力。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具有明确给付主体和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方案充分发挥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的功用,避免了大量案件涌向法院,减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超负荷运转;
2.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社会处置金融风险及纠纷的能力增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立案庭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共同推进监督实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可有效防止单部门的力有不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可能性增强;
3.人民群众金融投资的意愿与底气增强,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当然,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还应注意多元机制之间的协调,不可强行为群众最后的司法救济设置障碍。如不得未经当事人同意,强制走调解程序,变相使得争议案件被搁置、处理时间无限延长等。
陈光
大连理工法学副教授,看懂App评论作家
金融在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融资难有待进一步破局的情况下,金融稳定与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若金融不稳,整个经济形势便会更严峻,社会稳定也会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要注重金融纠纷化解和防范因金融纠纷引发金融动荡的原因。
多元化纠纷解决并非新事物,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重提多元化纠纷解决应当有其新意,吸收社会主体参与解决,可以更好地增强纠纷解决方案的社会亲和性与可接受性,目的还是指向纠纷以及潜在风险的更好化解。
王鹏
人民大学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看懂App评论作家
金融纠纷机制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预防机制,应急机制,监管机制之外,问题产生以后怎么解决也是监管部门与学界需要共同处理的。
以前只是通报,追责,这样简单的处理方法必然引起很多社会问题,例如社会的舆情,情绪如何平复。我们过去只是强调需要追责,但最后如何执行其实需要一个系统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有一些情况需要民事诉讼,有些情况只是日常的调节。所以说应该分级分类,依法依规,该防范的防范,该赔偿的赔偿,而不仅仅是直接诉诸法律,应该充分发挥行业性自律协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