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网信工作会议11月17日将在福州召开。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网信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力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成功举办网信领域三场全国性重大活动,全面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网信福建年”。11月16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宣传报道福建网信系统近年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的新举措、新成效、新作为。全文如下↓

近年来,全省网信部门围绕“3+1”工作格局,统筹推进网上正面宣传引导、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发展,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网信事业发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网络空间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天朗气清、风清气正,是人民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
如今,福建网络文明画卷缤纷多彩,网络安全“东南屏障”日益坚固,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11月11日,全国重大主题宣传“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武夷山启动。该活动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由福建省委网信办牵头联合山西等五省区和中央重点网络媒体共同举办,旨在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通过互联网展现绿水青山的美好、中华文化的多彩,生动诠释江山与人民的厚重,引领广大网民在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中领略江山如画,点赞大美中国。
通过这些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宣传阐释有声有色,党的创新理论以网为媒“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通过这次大会以及“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网络名人看福建”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共识深入人心,网络文明建设的合力进一步汇聚,向上向善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3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网络安全协同治理怎么深化?车联网如何系紧“安全带”?如何守护校园网络“净土”?……在这场“网安盛宴”举办的一周时间里,我省积极展现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素养和防护技能,营造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
为保障网络安全,我省每年举办“闽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省级城市网络安全联合防御群;开展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和安全保卫,协调处置网页篡改、木马后门等安全事件;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工作,指导我省重要数据处理者建立并落实数字安全管理制度、自觉申报数据出境评估,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福建省第四届“闽盾杯”网络空间安全大赛(黑盾全国大学生赛道)
为确保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我省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遴选50位专家组建网络执法专家智库,组织全省近300名网信干部参加国家和省级执法培训;持续开展“清朗”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网络水军、标题党、赌博诈骗等网络乱象,切实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共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账号7万余个,约谈警告网站平台300余家,关停下架APP2000余款,移送线索450余条,涉及行政罚款800余万元,形成有力法治震慑。
“在诊所不用带病历,也不用报名字和年龄,只要拿出‘闽诊通’就诊码一扫,医生就能看到我的个人信息,看病、开方、取药比以前方便多了!”近日,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诊所诊疗服务与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闽诊通”),获得不少群众点赞。
刷脸支付、手机办税、在线会议、云游博物馆……如今,从居家出行到政务工作,数字技术已融入福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数字福建”展区
信息基础设施跑出“福建速度”。截至今年10月,全省建成5G基站10万个,实现所有乡镇镇区和85%以上行政村5G覆盖;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双向带宽扩容至2000G,是2017年开通时的11倍。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建设。我省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在全国位列优秀级;建成福建文化专网和“1+4”省级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三医一张网”加快整合,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75.1%……信息化政务、医疗、教育的普及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2.7万亿元,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度占近“半壁江山”。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突破万亿元;全省软件规上企业超1200家,在芯片设计、电子政务、工业控制、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
数字技术的“硬核支撑”,让群众对更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充满期待。
我省加快推进各类理论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和应用,举办全省网络文化节,运用短视频、直播、AR、VR等方式或技术,精心制作彰显“福”文化、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具有福建特色的网络文化作品,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福建日报